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新闻 > 忻州在线:【高手在民间】“伯乐”有根“金手指”——记忻州实验中学齐富德老师操场育梦的传奇历程

忻州在线:【高手在民间】“伯乐”有根“金手指”——记忻州实验中学齐富德老师操场育梦的传奇历程

2025年03月23日 12:34:04 访问量:75 作者:新媒体中心


编者语:

在教育的浩渺星空中,总有一些人,以非凡的信念与执着,成为熠熠生辉的星辰。齐富德老师,便是这样一位闪耀在体育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

究竟要有多炽热的信念,多顽强的坚韧,才能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风吹日晒的操场?从1988年山西大学体育系毕业参加工作,到2001年任教于忻州实验中学直至今日,齐富德老师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体育教育事业。他的每一天,都在这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操场上展开,从未有过一丝懈怠与退缩。

他不只是一位传授体育技能的老师,更是德才兼备的灵魂塑造者。在课堂上,他以专业的素养和严苛的要求,引导学生们挑战自我,突破极限;生活中,他又如和蔼可亲的家长,用无微不至的关怀与良苦用心,呵护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培育出满园芬芳的桃李。他还是学生们贴心暖胃的“老”朋友,春风化雨般的话语,悄然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田,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齐富德老师用“一生一事”的坚守,践行着以体铸魂的初心使命。他把对体育事业的热爱,融入到每一次耐心的教导、每一回细致的示范之中。在他眼中,体育教学是一片无垠的海洋,只要用心探寻,就能采撷到知识与成长的闪耀浪花,收获如美丽彩贝般珍贵的教育成果,留下坚实而深刻的育人足迹。他始终坚信,把平凡的日常工作做到极致,就能铸就非凡的成就。这种信念,支撑着他在体育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从未停歇。

跑道,是齐富德老师的人生之道。“跑有能,道有德,二者合一,吾快乐一生矣!”这不仅是他的人生信条,更是他教育生涯的生动写照。选择体育,对他而言,就是选择了一场永不停歇的生命马拉松。他的舞台,就是那片承载着无数梦想与希望的大操场。无论严寒酷暑,还是风吹雨淋,他始终倾情体育,爱洒操场。在坚守教育初心的征程中,他成为了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大先生”;在以体铸魂、以体育人的实践里,书写了身正为范的师者情怀;在“一生一事”的庄严约定中,他弦歌不辍,风雨无悔,一路追光。那一声声清脆的哨音,一次次高强度的训练,都化作了胜利者的无上荣耀,见证着他的辛勤付出与卓越成就。

齐富德老师的故事,是一部关于坚守、奉献与热爱的传奇。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也为所有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近日,忻州日报社资深记者、“高手在民间”栏目总编辑郭建峰老师了解到我校建校以来在体育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多次对齐富德老师进行专访。在忻州日报社官方公众号——忻州在线重磅推出《以“伯乐”有根“金手指”》专题报道,深度展现了齐富德老师操场育梦的传奇历程,引发强烈反响,感动了无数人。




1


63500+


100112800237,立定跳远2.92米,挺举40次。
去年4月,在山西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中,忻州实验中学考生于自强4项得分99.75,刷新山西体育高考总成绩纪录。
同年7月,在中国田径协会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资格赛上,实验中学学生邢洪瑞,在100米比赛中以1076打破山西省中学生1080的纪录并夺得北部赛区冠军;在200米比赛中以2224打破山西省中学生2239的纪录;在有他参加的4×400米比赛中,实验中学代表队以32181打破山西省中学生32490的纪录。邢洪瑞,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跑得最快的“忻州飞人”。
  在稍后进行的山西省田径锦标赛上,实验中学学生陈骏安连夺400米、800米金牌。

陈骏安在比赛中

2002年至今,忻州市历届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均为实验中学,从无例外;实验中学代表忻州市参加历届全省田径运动会,从无例外。

北京体育大学是中国体育界的最高学府。2024年北体大从山西招生35人,同年清华从山西招生200人,北大从山西招生67人——考取北体大的难度可想而知。从2004年至2024年,实验中学共有27名学生考入北体大。
……

▲实验中学考取北京体育大学的历届学生
发现、训练这些体育人才的忻州实验中学体育教师齐富德,大学毕业先在定襄中学执教9年,培养63名弟子考取北体大、北师大、陕西师大等院校的体育专业;从2002年至今的22年间,实验中学“齐家班”共有500多名学生被各大院校体育专业录取。
体育是个特别讲究天赋的行当。但天赋这东西,没有被发现之前等于零。错失“伯乐”,只能“泯然众人矣”。退一步说,天赋即便被发现了,在忻州这样的小地方,还得有幸遇上名师。
齐富德担任中学体育教师37年,没有一个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从他眼前滑过。他有自己独到的训练理念和一整套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训练方法。在他手下,有天赋的学生潜能被激发,天赋发挥到极致。齐富德不仅是“伯乐”,关键是这“伯乐”还有一根点石成金、雕璞成玉的“金手指”。
现实生活中,体育教师经常成为被调侃的对象。有人闹了笑话,别人就会说,你的语文(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当年毛主席寄语青少年要做“三好学生”,把“身体好”摆在第一位,但体育课事实上却一直被视作“副科”。这些年来,对“校园安全”的强调无以复加,导致体育老师不敢放手去教,学生不敢大胆去练,青少年身体素质普遍下降,集会、军训时学生当场晕倒的事情时有耳闻。
▲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杨宝钧为校运会优胜者颁奖
▲实验中学校长郭波平(左一)、齐富德老师(右一)与2023年考取北体大的4名学生合影
而在忻州实验中学,体育被放在特殊重要的位置。实验中学有句化用NBA著名广告语“无兄弟,不篮球”的教育格言——“无体育,不教育。无体育,不实验”。也正因为“无体育,不实验”,实验中学给了体育教师齐富德充分施展其才能的平台,齐富德与实验中学“双向奔赴”,齐老师与学生互相成就——这是实验中学的幸运,也是齐富德本人的幸运,更是实验中学学生的幸运。



▲“无体育,不实验

现在的中小学,太需要齐富德这样的体育教师了;现在的中小学,也太需要为齐富德这样的体育教师提供用武之地了。

2


像“阿甘”一样奔跑


齐富德上学时,惟一爱好就是跑步。事实上,当年也只有跑步的条件,还免不了被母亲数落——因为跑步,比别的孩子更费鞋袜。
1966年,齐富德出生在定襄城内南关村。小县城的“60后”,童年、少年时期父母还在为如何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发愁,无暇顾及孩子的其他需求。少年齐富德打发时间、娱乐自我的惟一途径就是跑步。他像《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一样,从家跑到学校,从学校跑回村,冬天嘴里冒着白气跑得满头大汗,夏天清风从耳边呼呼吹过。阿甘酷爱跑步,影评家解读是“一种对生活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少年齐富德沉迷奔跑,上大学后才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
因为有跑步特长,齐富德就读定襄中学后被选拔到学校田径队。越野赛年年夺第一,还担任了田径队队长,3年后考入山西大学体育系。学了《运动生物学》后,齐富德才恍然大悟:人奔跑时大脑会释放两种激素——血清素和内啡肽。随着这两种激素的释放,跑步者就会感到很舒服……

▲年轻时的齐教练
1988年,齐富德参加第六届山西省大学生运动会,获5000米第二和10000米第三。那年夏天,他还作为体育专业优秀学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说过的一句话至今记得:“我热爱跑步,也喜欢做教师。我愿意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绝不改行。”
毕业后分配回母校,齐老师在第一本训练日志的扉页上写了8个大字:“科学训练,严格管理”
多年来,中国竞技体育奉行“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训练。正因为这“三从一大”,中国运动员才能在亚运会、奥运会上斩金夺银。但“三从一大”也带来一些问题,练得太猛太狠,导致运动员的身体遭到损伤。比如排球名将郎平25岁退役,其时膝盖的磨损程度已等同于老年人。与“三从一大”类似,学校体育训练也一直强调“科学管理,严格训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

▲齐教练率定中代表队载誉归来
当学生时,老师说咋练就咋练。现在当老师了,齐富德把“科学管理,严格训练”8个字琢磨了个透。齐老师认为,体育训练首先是一门科学,既然是一门科学,单纯强调“严格”就不是科学的做法。不讲科学的“严格训练”,只会南辕北辙甚至适得其反。他把推行了多少年的“科学管理,严格训练”改成“科学训练,严格管理”,看似只是调整了一下词序,其实从根本上反映了思维的突变和理念的进步。
“三从一大”也好,“严格训练”也罢,其实都在强调训练时要有大运动量。齐老师认为,运动量无所谓大小,让学生更多的肌纤维、肌肉群参与运动才是硬道理。
刚从教那几年资讯不发达,他便特别留意《中国体育报》一类报纸和期刊。有回看到报纸上摘译的一位美国运动专家的文章,其中一句话对他深有启发:人体肌肉温度每增加1℃,则运动能力提高13%。训练或比赛前的热身,以前认为其功效主要是拉开肌肉,防止运动中扭、挫伤。了解到这一“前沿信息”后,齐老师便刻意延长学生训练和比赛前的准备活动时间——几组徒手操,几组拉韧带,穿插几组慢跑、曲背,反复进行,重大比赛前一般要“热身”40分钟以上。起初有学生不理解,后来一对比成绩才心悦诚服。
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践。“热爱跑步,也喜欢做教师”的齐富德站在事业的起跑线上,一骑绝尘。

3


“伯乐相马”

齐富德在定襄中学任教时,除了起早搭黑训练自己的队员,还经常到县城各学校观摩体育课,意在提前发现堪可造就的“好苗苗”。哪所学校开运动会,定中的齐老师更是不请自到。
1992年秋季开学,定襄二中召开校运会。女子400米的比赛开始后,主席台上的齐富德看见一个梳着长辫子的小姑娘,跑过弯道时跑姿轻盈、步伐很大,特别是“脚底板”的动作干脆利落。齐富德跑到终点,径直走到姑娘面前仔细端详。只见女娃身体比例特别协调,再瞅腿脚,踝关节很细,不由暗喜:“真是个练短距离的好材料!”带姑娘来到田赛场地让她做了几个立定跳远,已然心中有数。
“叫个甚?”“于小燕。”“上几年级?”“初三。”“能考上高中吗?”姑娘双手揪着辫梢一脸羞涩嗫嚅道:“怕考不上。”齐富德拍拍姑娘肩头:“中考后你到定中找我。”
中考成绩出来,于小燕果然没有达线,齐富德力主“特招”。报到那天,齐富德把于小燕叫到办公室说:“拍几张留辫子的照片留作纪念,拍照后就把辫子剪了!”
于小燕身体条件好但力量不够,齐老师指导她练杠铃上力量,同时侧重加强心肺功能的训练。小燕不仅能吃苦,还有那么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师徒二人便越发投缘,训练、比赛成绩突飞猛进。1994年夺得山西省田径锦标赛400米冠军,后来顺利考上北京体育大学。工作几年后出国,现在美国一所中学教英语。

在美国工作的于小燕(左四)
问齐老师:“在美国哪个州?”齐老师直挠头:“可‘圪料’的个名字,我现在打电话问问!”
视频接通,二人通话语气随意熟络,显然是经常联系。齐富德问在哪个州,于小燕嗔怪道:“齐老师你可真是老了,跟你说了多少次总记不住!新罕布什尔州!”
若单论文化课成绩,于小燕考不上定襄中学,其人生轨迹大概率也离不开定襄。遇见齐老师后,“人生无限可能”。
1998年,齐富德被借调到忻州市体校担任田径教练。这天周日,几组训练完毕,齐教练瞥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在场外模仿体校学生冲刺,跑起来频率很快,摆臂自然。走到场边问:“小朋友叫个甚,在哪上学?”女孩调皮地吐吐舌头:“不告诉你!”说完就调头跑开了。
小女孩不知道,她胸前的校徽已经告诉了齐教练答案:长征路小学。
周一上午,齐富德来到长小。第二节课下课铃一响,只见昨天见到的女孩冲出楼道第一个跑到操场,双手一托就蹿上水泥乒乓球台,在台子上蹦来蹦去。齐教练将女孩带到操场,掏出秒表,让她跑了几个30米冲刺。跑完测脉搏,心率每分钟160次。5分钟后再测,降到120次。
人剧烈运动后,心率迅速提高。短时间内降下来,说明心肺功能强大,这是一个优秀短跑运动员的先决条件——如果女孩5分钟后心率还是140次左右,尽管看上去身体条件很好也只能放弃。
找班主任了解到女孩叫张照彤,父亲在市委大院工作。齐富德一怔,干部家庭?怕是家长不愿意让孩子练体育。但遇此良材美质,好歹总要一试。在班主任陪同下上门,来到门口听见屋里传出钢琴声,齐富德心中更加忐忑。进屋说明来意,没想到孩子的父母表示坚决支持。齐教练把小照彤带到体校,利用周六、日训练孩子主攻跳高和100米。半年后,带她参加在介休举办的山西省少年分龄赛,取得本年龄段最好成绩。

▲当年张照彤在比赛中

照彤小学毕业升入忻州五中。齐富德观摩当年的全市中学生运动会,翻看秩序册没有看见忻州五中张照彤的名字,心下纳罕——按说她应该代表五中参赛。2001年齐富德调到实验中学后,某日街头偶遇照彤的父亲,急切询问孩子的现状。张父说孩子也想继续训练可学校没有条件,齐富德说可以把孩子转学到实验中学,双方一拍即合。
转学后跟齐教练训练半年,张照彤代表实验中学参加忻州市“五环杯”田径运动会,轻松夺得100米、200米冠军。高中二年级时提前参加体育高考被北体大录取,现在北师大附中任体育教师。
▲大学毕业时的张照彤
1998年秋,忻府区举行中学生田径运动会,齐富德担任总裁判长,发现了忻府区东楼学校的张燕和忻州七中的周淑慧。
张燕参加400米决赛只跑了第七,但在齐富德眼里,她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身体动作特别协调,潜力巨大。张燕被特招到实验中学后跟齐教练训练3年,在高考体育专业测试中400米成绩569,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总成绩全省第一,被北体大录取。
周淑慧在1500米比赛中取得第三。齐富德在终点观察:别的孩子冲刺后小脸憋得通红,蹲下来大口喘气,有的近乎虚脱,在别人搀扶下踉踉跄跄。只有这周淑慧神色如常,行若无事。特招到实验中学后,在齐教练指导下,训练、比赛成绩一直稳步提升。
当时参加体育高考,学生可报考两所以上院校,体育测试须在所报院校进行。周淑慧报了陕西师大和北体大,先到西安参加陕师大的测试。首测800米,小周就以212秒打破陕西省大学生纪录。测试现场不许带手机,齐教练中午回到宾馆一看好几个未接电话。回拨,对方是陕西师大体育学院院长。院长连声说:“中午请齐教练和周淑慧吃饭!别的项目别测了,别的学校也别测了,周淑慧我们要定了!”

▲齐教练指导队员训练

“齐伯乐相马”故事多多,篇幅所限就此打住。

4


“训练秘籍”

2001年,实验中学“挖角”齐富德。校领导让他开条件,齐老师提出三条:一,解决住房。二,尽量不开会。三,尽量不监考。领导一怔,齐老师说我每年、每月、每天的训练计划都是提前定好的,不能因为开会和监考打乱我的计划。领导大喜:我们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人!
齐教练指导集训队员
采访齐老师时,看到他24年写就的几十本《训练计划》《训练日志》,不由肃然起敬。

这一摞本本,有大如A4纸的软皮本,有小如记者捧在手里的采访本。因为经常随身携带,不少本本的人造革封面斑驳起皮。每个本本用黑、红两色笔写得满满当当,不少页面还有齐老师手绘的“简笔画”——举杠铃、起跑、接力跑、半蹲卧推、负杠顶膝等表现各种技术动作要领的图解。
2019年的一本,开篇是一则短文《三十年的回忆》:
工作三十年,起早贪黑,风雨无阻,放弃了双休日,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无偿无私奉献给了我那些活泼、开朗、坚强的队员。同时,我也时时感受到他们对我的敬仰和爱戴。
从灰土场地、煤渣跑道,到现在的塑胶场地,培养出500多名合格大学生。
每一届新生,对我来说都那么新奇,那么富有活力和灵性。我还没有来得及读懂他们,他们已经考上大学……
齐教练把每学年分成9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训练重点、目标、方法。每周都有周计划,这是2014年第一周的周计划:
从正月初七开始(211日——217日)。早晨主攻快速力量,高抬腿短冲60米完成5组;上午高三着重挺举、高翻、提拉,重量32公斤。下午高三活动时间完成速度训练。周二、四、六完成耐久力跑……
有周计划,也有周小结。周小结侧重对队员状态进行评估:
高三训练队员积极性高,闫炜早训奋斗精神强大;郝凌志好像一点也不着急;文乐、哲源的吃苦精神令我欣慰;大瑞努力但有点盲目发力;最发愁奕帆,有点无所谓的样子!
每月对三个年级的队员各体测一次,100米、800米、立定跳远、挺举、总成绩,每人五项,手工制表。白天没时间,这项工作都在深夜进行。
训练一天,晚上还要写“日记”——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每天一人。
张华青:身体条件不错,力量差,协调、柔韧性好,训练积极性一般。可塑性强。从有氧耐力和小力量开始,延长训练的有效时间,力求九月中旬有大幅提高。
武巍:身体条件一般,尤其背部不自然,起动速度慢,但进入途中跑后向前性能好,可在短距离上有好的发展。
……
个别“尖子”队员还有阶段性的“专门档案”,比如打破山西体育高考总成绩纪录的于自强:
2021523日至91日为第一阶段,为期100天。一,柔踢、跑的各种辅助练习;二,锻炼力量,以快速力量为主,挺举、高翻、提拉;三,栏架上的辅助练习;四,提高心肺功能和耐久力;五,力求参加一次省级比赛……”

有时闲提一笔,很突兀但很有意思。比如写在某一页最下面的一句:“把学生的跑鞋洗了,很难闻,但也很开心。”
也有表露心曲的文字:“洛阳二青会决赛,让我真正认识到山西的落后,用语言无法表达。男女800米、1500米参赛队员60%达国家二级,女子跳高1.90米,男子2.26米,女子三级跳13.26米!退休后,带小孩进行6——8年的训练,有望达到这样的水平。但,这也可能就是我的一个梦想……”

5


花 絮

“忻州飞人”邢洪瑞,并非体育特长生。
入学后,邢洪瑞参加校运会100米比赛,起跑线上另外7人起码比他高一头——洪瑞身高只有164。齐教练总结小邢的跑步特点:人小腿短“bo le”得快。“bo le”——忻定原方言,形容双腿极速倒换、脚下就像安了弹簧。

邢洪瑞在冲刺

齐教练将邢洪瑞招进集训队。一训练就发现,洪瑞练短跑的劣势除了腿短,髋关节还比较僵硬。
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连接躯干和下肢,周围环绕人体最强大的肌肉和韧带。髋关节的稳定与灵活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运动表现。髋关节对从事竞技运动的人来说如此重要,齐富德将髋关节所在的臀部喻作“人体的发动机”。
如何将邢洪瑞比较僵硬的髋关节训练得灵活自如?齐教练琢磨几天,想出“跪撑式举杠铃”的办法。
训练下肢力量、增大髋关节的灵活度,常规办法是深蹲或半蹲举杠铃。齐教练让小邢跪在垫子上,运动的起始状态臀部紧贴踝关节。“跪撑式举杠铃”可以更好地调动核心肌肉群,有效加强腹部和背部力量,从而提升整个身体的稳定性和力量水平。杠铃重量从40公斤开始,每组10次,逐渐加至90公斤。

在河北固安比赛时,预赛不理想,洪瑞只跑出113。决赛前,齐教练支了两招:一,改发型,用带子把头发束起来,在形象上先声夺人。二,在前30米就冲出去。百米运动员一般跑至40——50米时加速,提前20米猛然提速,打乱了同场竞技的大个子选手的步伐。半决赛时,邢洪瑞看上去很奇怪的“高抬腿跑法”就引起了场外的关注。决赛时,北师大、山东体院的科研人员还在场边架起摄像机,说是要拍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指挥比赛有奇招,平时训练有“秘方”。有“倒立调整法”——训练结束后,让队员倒立以调整呼吸和血液循环,有效增强心肺功能;有“闭目震耳法”——准备活动完毕,让队员闭上眼睛用双掌叩击双耳,迅速集中注意力;有“中药理疗法”——自制中药汤剂为队员泡脚,舒筋活血。
操场上,齐教练不苟言笑,说一不二;操场下,齐老师爱生如子,心细如发。
每天凌晨第一个到操场,几十年从无例外。

队员没钱了,向齐教练伸手习惯成自然。隔一阵子,教练在家中炖一锅猪大骨,娃娃们也不客气,连肉带汤一干二净。
于自强是工人家庭的孩子,运动量大营养跟不上。齐富德自掏腰包买牛肉,家里炖好给他加餐,隔段时间还给做海参粥。
郝文乐小时候父母摆摊做小生意,顾不上给孩子做早饭,长年累月凑合吃一口,落下了胃疼的毛病。齐富德想到了家乡定襄“养胃”的“豆馓馓”,每天训练前在办公室早早熬上,熬好后用保温杯盛好,让孩子就着早餐喝下去。如此“食疗”一年多,文乐的体重由45公斤增加到60公斤,力量、耐力、成绩随之大幅提升。
人心换人心,任何情感的交流都不是单向付出。几年前,齐富德生病住院,打听到消息的老队员们坐飞机赶到医院争相服侍,大夫、护士惊呼“开了眼”。
带队外出打比赛,人还在飞机、动车上,迎接的老队员们早已驾车等候在机场、车站外,“一落地甚也不用管了”。
齐老师说,这种幸福感,一般人可能永远体会不到。

鱼儿要游,鸟儿要飞,人类要跑。

齐富德在一本封面上写着“跑步圣经”的笔记本中写道:

“体育的本质是育体修德。在体育训练中,学生砥砺心性,培养坚韧不拔的性格、稳定克制的情绪控制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方法;在与队友的相处中,学到相互帮助、相互保护、自我保护的意识,获得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这些收获,都将成为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这,才是体育的意义所在。”

仔细阅读这些文字,不由再一次对齐老师肃然起敬。


(请横屏观看,齐教练从教36年“齐家班”大聚会。)


原文作者:郭剑峰、冯晓磊、赵菁
部分照片、视频由忻州实验中学新媒体中心提供
原文编辑:赵菁

来源:忻州日报新媒体中心


编辑:新媒体中心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实验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忻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